9月19日晚,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前特使大卫·金爵士(Sir David King)做客娱乐场
,以“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科技、政治与能源转型”(Science, Politics, and the Energy Transition in Managing the Risks of Climate Change)为主题,为清华师生带来了一场结合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主持。

齐晔主持讲座。
作为本学年首次福陆(FLUOR)工程系列讲座,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亚太区运营总监姜辉首先发言。他代表福陆公司欢迎大家的到来。本学年福陆系列讲座的主题为气候变化;作为一家在碳捕捉和可再生能源方向的先驱者,福陆在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等领域完成超过13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并在全球36个国家提供整合解决方案。

姜辉发言。
随后齐晔教授致欢迎辞。他感谢福陆公司对系列讲座和苏世民学者项目的支持,接着娓娓介绍了大卫·金爵士从科研工作者到政策发起者的工作历程。从2000年开始,大卫·金爵士担任布莱尔政府的首席科学顾问(GCSA),同时作为气候变化特使游说各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他所发起的“创新使命”计划(Mission Innovation)旨在通过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促进世界向零化石燃料经济的转型。
大卫·金爵士从任顾问后的首项挑战——口蹄疫情爆发讲起,告诉同学们应对事故只是一方面;对未来的危机,尤其是气候变化,未雨绸缪和风险评估同样重要。他以自己主导的一项“远见项目”(Foresight Program)——洪水与海岸防御项目为例:这个在2003年投入运行的计划成功应对了2012-2013年英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水侵袭。以挽救重要资产为宗旨,项目用每年约2.5亿英镑的投入和洪灾时约十亿英镑的代价,避免了数千亿计的潜在经济损失。

大卫·金爵士发表演讲。
大卫·金爵士用1880-2016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与欧洲夏季气温演变图驳斥了全球变暖质疑论。他强调,未来三年对人类是否能减缓气候变化步伐将是决定性的。他倡导全球合作与思维转变,每个国家都应以先行者而不是跟随者的姿态参与环境协商,不顾环境问题的盲目发展会对人类未来生存造成威胁。
零碳增量的目标始终贯穿于大卫·金爵士的演讲中,而目前碳排放量总体趋稳只是完成这个目标的开始。他指出,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再造林计划而不只是避免森林砍伐,才可能在预见的将来实现零碳增量。此外,在农业生产上应推广用堆肥替代人造肥料,这将有利于水土涵养、提升产量以及缓解温室效应。而在更大的图景上,减排目标事关每个国家的点滴贡献。

书院师生与大卫·金爵士合影。
最后,大卫·金爵士分享了由“创新使命”计划带来的抽水蓄能、VariaLift航空器和核动力潜艇三项新能源创新成果,阐明气候变化是这个时代最严峻的挑战,但也是最好的机遇。无论是传统产业、新能源企业还是商业界,都需认识到清洁能源在成本和效益上的竞争力。真正的危机不在于气候变化本身,在于一成不变、错失机遇。
在讨论环节中,同学们就新能源的优势、能源供应与消费模式、粮食生产和中国发展道路等议题与大卫·金爵士交换意见。结合自己的政府任职经历,他还与同学们详细探讨了科研工作者如何在政府中与非专业人员共事,并发挥专业知识等问题。

现场同学积极提问。